【00037】美学
36、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
答:①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②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一步的发展。它不再像审美意识那样是一些不自觉的感性直观的认识,而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它也不再像审美意识那样依靠具体的审美活动来体现,而是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论性思考。
37、审美理想的特点:
答案:审美理想不是一种纯粹的理性观念,而是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特点。审美理想并不是一般形态的思想观念,而是始终显现在具体的审美表象之中。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的位置,同时,它一旦形成就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必然会在主体的审美活动中发挥着持久而重要的作用。
38、审美活动的他律性:
答:审美活动的他律性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①首先,审美活动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着人的审美对象的范围,决定着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也决定着人的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
②其次,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历史水准以及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还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并决定着审美的方向和水平,③最后,各种审美形态,如美、崇高、悲剧、喜剧、怪诞、中和、气韵、意境等等的历史性生成和演变,实质上不过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况以及理想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凝聚和反映。
因此,审美活动与其他实践活动之间有着剪不断的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审美的自觉程度和广阔程度就是人丰富的内在本性在现实中不断生成和在范围上不断扩大的一种人化的尺度。就此而言,审美活动具有他律性。
39、美感与审美经验的差别:
答:①美感仅仅是指主体对于对象的主观感受,而审美经验则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与对象所形成的审美关系
②美感是指主体在瞬间的感受和体验,审美经验则是指审美对象被构成并得到感受和评价的动态过程
③美感是指主体对于某种现成对象所做出的反应,因而美感理论实际上假定美或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事实上审美对象是在具体的审美活动过程中才被建构起来的。
40、审美理解的基本特征:
答案:①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
②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从而使审美对象的含义显得丰富多彩和不可穷尽
41、美育和情感教育的关系答案:认为美育是情感教育,体现了近代西方二元分立的思维特点,即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呼唤情感的解放,把美育归结为情感教育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把美育简单地划归情感领域,事实上反映了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中将美等同于美感,而美感又进一步泛化为情感的混淆。
42、荒诞的基本特征
答案:①荒诞产生于对人生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②荒诞的审美意象具有象征性
③荒诞的表现形式具有怪诞性。
43、艺术操作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术操作也是艺术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方面是意象生产不可或缺的个重要因素。另-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态化和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艺术操作既然是意象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我们就应当重视艺术操作中的技能与技巧,因为艺术操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离不开特定的技能与技巧的。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
其它科目的答案将陆续发布,请关注小程序自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