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自考00537、13683主观题答案

时间:2025-04-14 10:39:17 | 作者:小培
阅读量:171

我们快马加鞭地给大家整理答案,4月自考《马克思》《习概》《近代史》科目完整版试题已经更新到自考东培题库小程序【历年真题】板块,有需要的同学快去刷题对答案吧!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主观题答案

1、自叙传小说

答案:自叙传小说是以作家个人经历为创作基础,着重表达个人内心对于客观世界的感受,作品带有作家强烈的主观情感投射,表现出浓烈的抒情色彩和个人解剖色彩。而作品的叙述视角多是第一人称,主人公形象也多有作者的强烈投影,从而形成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三重合一。所以,一般文学史论者把这种小说称为“自叙传小说”或“身边小说”。郁达夫是“自叙传小说”的开创者与成就最卓著者。


2、南明史剧

答案:在历史题材创作方面,“南明史剧”是上海“孤岛文学”20 世纪 40年代的创作高潮之一,主要作品有阿英的《碧血花》和《海国英雄》、于伶的《大明英烈传》等。

3、朦胧诗

答案:20 世纪 70年代后期出现的带有现代主义色彩的诗潮。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江河顾城等。注重象征、暗示、联想等手法的运用,作品具有朦胧、多义的特点。表达了对人的本质的现代思考和对人的自我价值、心灵自由的追求,也表现了对于现实的严峻批判、怀疑及对美好境界的朦胧向往。

4、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及局限

答案:(1)精于诗意的艺术构思。善于缘物生情、托物言志,常从细微处落墨,通过比兴或象征手法营构诗意形象创造诗的意境,借以表达深远的旨意;

(2)缜密精巧的艺术结构。讲究剪裁布局,行文峰回路转,每在“转弯”后升华,卒章显其
志;
(3)局限:主题单一;谋篇布局存在刻意求工的人工斧凿痕迹:艺术表现的沿袭套路乃至渐成模式。

5、余华小说的先锋性。
答案:余华小说最为明显的先锋性在于他的“冷漠叙述”。在他的大量作品中,余华总是近乎偏执地迷恋于对暴力、灾难尤其是死亡的叙述。叙述语言都表现出近乎残酷的冷漠,叙述者的主体意向已降至感情的冰点。作为一种极端的后现代主义的叙述方法,余华的冷漠叙述极好地实现了对于历史的彻底颠覆。
除了上述的主题性颠覆之外,余华小说先锋性与颠覆性还明显地表现在他所惯常使用的文类性颠覆,即对旧有的文类实行颠覆性戏仿。

6、《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答案:(1)从结构上来看,主要采用老舍所谓的“栓桩法”。(2)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小说善于用丰富、多变、细腻的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
(3)鲜明突出的“京味儿”,是《骆驼祥子》的一大特色。对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被置 于一个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中,从开篇对北平洋车夫“门派”的引言,到对虎妞筹办婚礼的交代,从对北平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写到对祥子拉车路线的详细叙述,都使小说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
(4)在小说的语言上,老舍采用经他加工提炼了的北京口语,生动鲜明地描绘北平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情,准确传神地刻画北平下层社会民众的言谈心理,简洁朴实、自然明快。

7、30年代文学创作特点。
从文学内容上看: 运用科学的社会理论(如茅盾等左翼作家)剖析中国社会;由文化层面(如老舍和京派作家)批判社会、探究人生;题材内容空前广泛,涉及中国社会各阶层生活,表现农村破产、农民的苦难和反抗斗争的内容尤为突出:新兴的都市文学引人瞩目。从文学形式上看:长篇叙事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形式日趋成熟,抒情写意小说长足发展;戏剧、诗歌、散文都有长足发展。
从创作方法上考察:浪漫主义在变异中发展;现代主义崭露头角;现实主义成为主流,同时又包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方法技巧。文学理论批评,呈多元发展态势。

8、李季《王贵与李香香》艺术特色。
《王贵与李香香》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客观地反映了革命的曲折性和爱情的纯洁、坚贞,更在于对“信天游”的改造、借鉴而形成的独特的抒情意味。爱情是信天游的传统题材,自然质朴是其突出的艺术风格。《王贵与李香香》中,作者套用了信天游的一些原句,如“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材长得好。”“俊鸟投窝叫喳喳,香香进洞房泪如麻。”可以说,《王贵与李香香》一诗中所借鉴的民歌形式完全达到了可以和民间“信天游”混真的地步,而且写得非常生动:“一颗脑袋象个山药蛋,两颗鼠眼笑成一条线。”短短两句,就把地主丑恶的面貌表现了出来。对信天游形式的套用、仿作使作品具有音乐美,也弥补了当时文坛上新诗创作中暴露出的叙事和抒情相疏离的缺陷,为新诗创作的民族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9、《狂人日记》思想意义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狂人日记》通过对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在思想上,《狂人日记》是中国“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它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向。揭露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了强烈的反抗和变革精神。

 

13683管理学原理(中级)主观题答案

简答题:
1、管理的特性。
答案:(1)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
(2)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3)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2、简述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
答案:(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管理者。
(2)做好管理道德的教育工作。
(3)提炼规范管理道德准则。
(4)将管理道德行为列入岗位考核内容。
(5)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3、员工培训的目标。
答案:人员培训的目标:
(1)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2)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3)形成统一的价值观。
(1)增强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

4、强化理论的行为准则。
答:(1)目标原则。要树立鼓舞人心的目标,使人的行为有明确的目的,以使行为不断得到正强化。
(2)小步子原则。即把一个复杂过程划分成若干小步骤来完成,使人在工作中步步有成果从而不断得到正强化。
(3)及时反馈原则。就是使人及时了解到行为结果,这本身就具有强化作用.好的结果能鼓舞人心,使人努力;坏的结果能提醒人分析原因,自我纠正。一个人在实施了某种行为以后,即使是领导者表示“已注意到这种行为”这样简单的反馈:也能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如果领导者对这种行为不予注意,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减小以至消失。(4)正、负强化相结合原则。即对正确行为及时给予正强化,对错误行为及时给予负强化.奖惩结合,才能有效控制行为。

5、库存控制的方法
答案:ABC分类法、经济批量法、订货点法、定期补充法

论述题:
1、科学管理内容、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特点。
科学管理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2)标准化原理;(3)科学的挑选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6)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特点:(1)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2)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3)强调以个人为研究对象,重视个人积极性的发挥。(4)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

2、组织变革动因、组织变革内容
答:(1)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因: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进步的影响:环境资源的影响;竞争观念的改变;全球化。内部动因:战略的调整;设备引进与技术的变化;员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组织规模和范围扩大。

(2)组织变革的内容:①人员变革;②结构变革。③技术变革和组织文化变革。

👇👇👇

进群对答案,一起交流讨论

↓↓↓

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考的都会,蒙的都对,准备充分的同学都能拿高分,没有把握的同学也都能过线,遇到的阅卷老师都仁慈又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