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学说史》、《领导科学》答案已出

时间:2025-04-13 11:10:06 | 作者:
阅读量:2444

25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00323 西方行政学说史(广东)
36、程序性决策
答案:当决策刺激重复出现,组织已确立了一种对付这一状况的确定的程序后,程序性决策就发生了。这一程序体现在西蒙所说的决定对一个任务的反应次序的“运作程序”中。运作程序因其程度不同而异。组织惯例对运作程序来说是最具体的,决定是参照已通过的实践而非对可供方案的优点的考虑而作出的。

37、历史研究法答案:亦称纵向研究法,它着重对 以往的行政制度、行政思想、行政文化等进行研究。

38、增加权力(福莱特)

答案:就是借助群体的力量,尽可能地满足更多的个人需求,从而使整体获得更多的权力。“棱柱型行政”(里格斯)

39、答案: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社会中,行政行为已逐渐与其他社会行为分化开来,但还未完全分化;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已经设立,但还不能正常运作,功能很有限;行政过程仍然受着家庭、家族等各种传统势力的制约,因而效率低下。里格斯将此类行政称为“棱柱型行政”。

40、工时研究
答案:泰罗给工时研究所下的定义是:顾名思义,就是对完成一件工作应该用的时间进行精心的研究………(而不是)对完成工作的实际时间进行研究,仅仅对一个工人完成一件规定任务的时间作出统计,这并不是工时研究。

41、威尔达夫斯基所指出的终身制所带来的安全感已经大不如前的原因。

答案:(1)尽管公务员有自己的合法权利,但别人也有别人应有的权利,足以与其抗衡。
(2)逢到精简机构,万一公务员所在单位属于被撒之列,难逃失业厄运。
(3)政府机构日趋胜肿庞大,为人诟病。

42、简述林德布洛姆归纳的非正式合作的行事规则。

答案:(1)最主要和最普通的是互惠规则。(2)尊重其他议员的合法权利。(3)立场改变预先通知。(4)公开反对,即不隐瞒自己的反对意见。如果打算反对或提出修正,那么就预先宣布。(5)和解,乐于妥协,不求全责备,能过得去就接受。

43、简述法约尔的线性组织理论。

答案:一般的组织形态由组织人员的数目决定。管理层次的设置一般坚持“2-5”原则,如一个部门管理2-5个车间主任、一个车间主任管理2-5个工长、一个工长管理2~5个工人。

44、简述公共决策渐进理论中的理性决策的主要观点。
答案:(1)决策者知道所有同决策有关的具体问题的目标。
(2)所有有关问题的信息都是可以得到的。
(3)决策者能辨别所有的选择。
(4)决策者能有意义地评估这些选择,即研究选择的结果并加以衡量和比较。
(5)所作的选择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决策者指出的价值。

45、简述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分支方法的特征。

答案:(1)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对必要行动的经验分析两者不是截然不同的,而是密切相关的。(2)既然手段和目的不能分开,那么手段一目的分析法就是不当的,或是有限的。
(3)检验最佳政策的典型方法是,政策分析家是直接对某一项政策取得一致意见的,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是达到某种一致目标的最适当手续。(4)分析的有限性,包括会忽略一些可能发生的重大后果、一些可能采取的重要备用方案,以及一些受影响的价值因素。(5)进行比较,从而减少对理论的依赖。

46、试述诺思的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的主要特色。

答案:(1)把国家视为一种组织。既然国家可视为一种组织,那么关于企业的理论也就可以用来分析国家问题了。诺思的新制度经济学把国家视为一种组织和制度安排,无疑为国家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2)揭示了国家与产权的内在联系。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离开产权,人们很难对国家作出有效的分析。因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处于办公室和行使产权的地位。诺思指出,国家理论“关键的问题是解释由国家界定和行使的产权的类型以及行使的有效性。最富有意义的挑战是,解释历史上产权结构及其行使的变迁”。(3)揭示了国家的内在矛盾。诺思在对历史的研究中阐明的诺思修论,使得那些主张国家干预论者与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论。诺思的新制度经济学是把国家置于一种“矛盾状态”中来分析国家在制度变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

47、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对西方行政学发展的贡献。
(1)构建起一整套现代行政管理体系的规则。
(2)强调了法理型权威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
(3)开启了研究组织理论的先河。

 

25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00320领导科学

31,简述新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本原则。

答:(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优化协同高效;
果题库
(4)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32.简述领导者政治品质的具体要求。
答:(1)正确的攻治立场;
(2)崇高的政治理想;
(3)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4)理性的民主政治自觉;
(5)产明的政治纪律。

33.简述加强领导作风建设的基本途径。

答:(1)加强理论学习,夯实思想很基(2)注重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素质。
(3)完善规章制座,产明工作纪律。
(4)坚持民主决策,强化考核监督。
(5)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党风正作风。

34.简述领导者实行群众路线的基本方法。

答:(1)从群众中来:集群众意见为领导意见;(2)到群众中去:化领导意见为群众实践;
(3)一切为了群众:实现领导与群众相结合;(4)一切依靠群众:科学地组织群众。

35.简述领导者主持会议的技巧。

答:(1)严肃会议作风;
(2)控制会议进程;(3)处理会议问题;(4)制定会议守则;(5)保持简约高效的会风。

36.论述创新思维的会义及领导者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答:(1)创新思维就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2)如何培养:要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式;要克服思维单一化;发挥个人的直觉、灵感与想象力;激发集体智慧。

37.论述领导决策科学化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答:(1)决策科学化是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公共政策(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来进行决策。
(2)要求:决策主体的专业性;决策程序的科学性;决策内容的规范性(包括领导决策的严谨性、领导决策的准确性、领导决策的可操作性)。

38.案例分析:领导用人相关知识,对领导选才用人的启示。

答:(1)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才肯定具有某种优势,但毕竟很少称为“完人”或“全才”,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选人用人中不应求全责备。
(2)领导者要善于发现人才的长处与短处,对人才的优点认识够,缺点认识透,(3)领导者要合理使用人才。要针对人的不同的个性条件和工作岗位的具体情况,将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人安排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实现人与岗位相匹配。(4)领导者要善于将人之所“短”转化为人之所“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吗。

更多资讯请关注自考东培题库